• 江西警察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 信息来源:   作者:科研和发展规划处   查阅次数:   发布时间:2016-09-30 10:08:42
  •    

    江西警察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

     

    2016-2020年)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江西省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和《江西省公安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文件精神,为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升学院内涵建设,加快建设高水平、有特色的全国一流公安本科院校,制定本发展规划。
      
      序 言
      “十二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省教育厅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院深入研究高等教育和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规律,牢固树立本科办学的理念,内涵建设获得全面提升,学科专业与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新的进展,省部共建江西警察学院取得实质性突破,科研水平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进一步提高,为学院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三五”期间,是江西省委、省政府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奋力迈出“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步伐,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关键期。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推进“四项建设”的历史背景下,学院将以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为引领,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进一步推进学院内涵建设,推动学院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全力服务于平安江西、法治江西建设和江西经济社会发展。
      一、江西警察学院所处的方位、面临的问题与机遇
      (一)江西警察学院所处的方位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步入快速发展轨道,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不断丰富,办学体系不断健全,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形成了专科、本科、第二学士学位、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等层次完备、结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2011年公安学与公安技术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6次会议审议确立为法学门类下的一级学科,增列入《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标志着公安高等教育的历史性突破。2015年中央批准的全面深化公安改革“1+3”框架意见和改革方案为公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全国现有36所公安院校,其中本科24所,专科12所。学院必须适应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时代要求,探索并遵循公安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进一步科学定位,着力推进公安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创新,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促进学院办出特色和水平。
      (二)江西警察学院面临的问题
      我国公安高等教育总体上呈现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局面,但也存在公安学历教育蓬勃发展与公安专业毕业生出口机制不畅、公安队伍能力建设发展需求与警察自身学习和能力提升动力不足、公安高校管理体制不统一与规范化管理等矛盾与瓶颈。学院既面临公安院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存在个性问题。
      一是本科办学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亟待以改革创新理念融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公安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是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教育与公安机关招警协调机制有待建立,公安高等教育学科基础较为薄弱,课程设置与警务实战联系不够紧密,教育训练的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增强。
      三是学院体制机制亟待完善,以更好发挥教职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推动学院建设发展。
      四是校园建设有待完善,目前尚不能完全满足本科学历教育和培训教育的需求。
      五是办学经费紧张仍是制约学院发展的重要瓶颈,需要拓展经费来源渠道。
      六是信息化应用在学院科学决策、精细化管理服务和培训教育中的作用尚待充分发挥,亟待以信息化推动学院资源整合、规范管理和效能提升。
      (三)江西警察学院面临的机遇
      “十三五”时期,是实现公安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时期,是积极推动公安高等教育在公安工作基础信息化、警务实战化、执法规范化、队伍正规化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时期,是落实国家和江西省教育规划纲要的攻坚时期。伴随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四项建设”的深入推进,尤其是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的健全完善,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进入历史新阶段和重要机遇期。公安院校是公安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公安队伍建设的源头和基础。学院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挑战,努力发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作用,抓住机遇、准确定位、科学规划,实现建成高水平、有特色的全国一流公安本科院校的目标。
      二、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深化公安高等教育改革,坚持政治建院、依法治院、特色兴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持以服务公安工作、服务江西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推动公安专业学历教育与警察培训教育协调发展,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的全国一流公安本科院校。
      (二)基本原则
      “十三五”规划是学院在全力推进“十二五”规划并实现既定规划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建设全国一流公安本科院校的行动指南和纲领性文件。规划设计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党的领导
      坚持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党委是领导核心,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协调学院各项事业改革发展,统一领导学院工作,把握学院发展方向,决定学院重大问题,监督重大决议执行,支持院长依法行使职权,保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的各项任务完成。
      2、坚持法治引领
      加强制度建设,健全适应公安高等教育运行规律和学院实际的学院内部外部治理体系,完善以体现办学定位、凝炼学院传统、反映特色风格的学院章程为中心的学院规章制度体系,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形成依法办学、依章治院、和谐发展的工作格局。
      3、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发展,制定和推进改革举措要以促进师生全面发展为宗旨,要让公安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共同决定改革事项、共同推进改革事业、共同分享改革成果,使公安高等教育成为真正提升人的幸福和促进科学进步的事业。
      4、坚持特色发展
      坚持走“突出特色,以特制胜”的发展道路,适应高等院校“姓警”也“姓教”的独特特色,凸显教育理念、办学定位、管理体制机制、学科专业建设、校园文化建设的公安特色,营造适合公安人才培养的育人环境和氛围,努力培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忠诚卫士。
      5、坚持改革创新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客观分析当前公安高等教育面临的形势与问题,吸收借鉴国外警察教育和国内兄弟公安院校的有益经验,准确把握公安高等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方向,统筹推进全面深化学院各项事业改革发展,推动公安教育理念更新、教学方法手段创新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6、坚持求真务实
      客观分析学院建设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坚持从国情、省情、院情出发,结合学院实际,遵循公安高等院校办学规律,制定系统完备、具有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并围绕规划目标和要求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措施。
      三、发展定位与目标
      (一)发展定位
      1、办学类型定位
      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向教学服务型大学转型,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按照“厚基础、宽口径、重实用、强能力、求创新”的要求,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积极推进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改革,健全完善江西公安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本科生为主,带动学科建设与队伍建设,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不断提高学院服务公安工作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办学层次定位
      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前期兼顾专科教育),申请警务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适度开展警务专业硕士教育,逐步提高办学层次,培养具有一定研究能力的高层次警务人才(研究生层次)、高素质应用型警务人才(本科层次)和实战型警务人才(高中起点专科教育)。发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教育训练基地和江西省公安民警训练基地的独特优势,挖掘办学潜力,积极推进特色专业教育,大力发展公安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3、培养目标定位
      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完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保障体系,注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关注行业需求导向,促进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学业证书与执法资格证书相结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根据人才培养的质量要求和多样化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
      4、服务面向定位
      立足江西,充分发挥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教育训练基地的平台作用和经济犯罪侦查专业作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建设点的优势,面向全国公安机关培养多层次应用型经侦专业人才。通过协同创新,研发推广具有较高水平的公安理论成果和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核心技术,取得具有重大影响的国家级教学和科研成果。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新型公安智库,在服务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5、学科专业建设定位
      加快构建以法学、工学为基础,以公安学、公安技术为主体,兼顾管理学、文学、教育学等特色学科专业体系;以警务工作需求为导向,论证完善二级学科体系;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公安学科主干课程体系。积极培育或引进学科领军人物,建设学科骨干团队,汇集学术队伍。扩展学科发展路径,促进法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凝炼学科研究方向,培育学科新的增长点。坚持行业特色、一流标准,积极推进“一流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要推动以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为主体的侦查学巩固优势地位,进入全国领先地位;把治安学和刑事科学技术建设成为全国一流的学科专业;把信息安全和安全防范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在全国有亮点的学科专业。要在现有公安专业(6个本科专业)基础上,申报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管理学、公安情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专业。普通专业要重点办好法学(行政执法方向)专业、信息安全专业和英语专业。同时,为适应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优化普通专业结构,凝炼方向,办出特色。
      6、办学规模定位
      2020年学院普通本科在校生4800人左右,普通硕士研究生在校生100人左右。全日制普通在校生总数为5000人左右。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为:通过改革与发展,增强办学实力与发展后劲,把学院建设成以本科学历教育为主,公安专业学历教育与警察职业培训教育并重发展,学科专业结构以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为主体,法学、管理学和工学等学科专业为辅助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全国一流公安本科院校。
      具体目标包括:
      1、人才培养有特色
      健全完善“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培养(个性化发展教育)”的“三段制”人才培养模式,以学院本科“三段”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基础,以职业需求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特色鲜明的江西警察学院“三段制”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为培养面向公安政法系统、公共安全领域应用型专门人才服务。
      2、科研成果有影响
      加强科研团队建设,加强院局合作,推动科研面向公安实战、服务公安实战,推动高质量、原创性、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科研成果。以江西省440工程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人文社科重点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和研究中心(所)为平台,争取更多国家和省部级课题立项,创造出更多更好的研究成果,加强成果推广转化,更好地服务于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公安实战。
      3、公安民警培训与社会服务有成效
      做大做强全国经济犯罪侦查教育训练基地和江西省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基地,积极推进公安民警培训改革创新,加快推动培训工作向能力培养型转变,努力形成更为贴近公安实战、更能发挥实际效果的公安民警培训工作机制,建成在国内公安院校有特色、政法机关有较大影响的训练基地。
      建立院系(部)与省厅专业警种、市县公安局等公安实战单位的常态化联系互动机制,共建校外实践教学科研基地,为江西公安工作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4、大学文化和警营文化建设有氛围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围绕“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科学精神,凝铸学院精神,强化纪律作风养成,努力建设体现历史内涵、时代精神和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不断满足师生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忠诚奉献、知行合一”的校训落小落细落实,深入影响学院师生日常生活和言行举止,把学院建设成为江西警营文化、高校校园文化和环境生态文化相融合的重要基地和示范区,从源头上确保公安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四、“十三五”期间学院发展的重点任务
      (一)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按照《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和《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规定,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评促改、以评促建、评建结合、重在建设,对照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要求,做好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充分准备,力争2017年完成本科教学合格评估工作。
      (二)科学布局学科专业,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
      巩固公安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继续大力支持发展侦查学、治安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大力培育院级重点学科,夯实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的基础,力争以公安学和公安技术两个学科申报省级重点学科,推动公安学科专业的长远发展。
      以培养高层次警务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进一步调整办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加强人才警务实践能力培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申报并开展警务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加强学院与警务实战部门的合作,建设警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共同体,警学合作、育用融合,建立协作育人机制。
      (三)加强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师资结构,丰富建设载体,加大青年教师培养力度,打造“双师”型专业教师,积极推进博士教师和教授工作室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育人能力,培养与学科专业布局和民警培训相适应的师资队伍。健全完善公安学科专业教师的专业提升发展机制,有序推进和完善教师考核和聘用制度。
      (四)建立健全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
      根据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要求,建立按需招生与公安机关招警的协调机制,改革招录培养制度;推行按需招生、严格培养、定向入警制度,确保公安院校毕业生成为公安机关补充警力的主要渠道;根据质量为本、公正公开、基层导向、规范便捷的原则,进一步明确人才培养定位,严格招生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公安专业毕业生招录工作,做好特殊公安专业人才定向招录培养工作。
      (五)提升学院管理规范化水平
      树立依法治院的理念,根据学院章程,发挥党委核心作用,提升学院管理团队治理学院的水平和能力。建立院长负责制责任体系,提高学院的执行力。合理配置职权,加强层级管理,落实工作过错问责制,提高行政效能。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作用,提高学院管理规范化水平。
      (六)推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深化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深化人才培养机制、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方式方法、教学管理制度改革,强化创新创业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公安机关和社会输送合格人才。
      (七)构建公安民警培训警务实战训练体系
      根据公安部“四项建设”的要求,牢固树立“一切面向实战,一切为了实战”的训练理念,总结全省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技能大比武考核的经验,围绕公安民警岗位核心能力建设,构建同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满足公安队伍正规化、职业化、专业化建设需要的警务实战训练体系。
      (八)加强公安机关新型智库建设
      积极融入服务全警大局,统筹整合优质资源,紧紧围绕服务公安决策咨询和公安实战,进一步深化公安机关和学院协作共建机制建设,拓展和增强学院功能作用,加强系统性、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研究,提高学院服务公安实战的实力。充分发挥经济犯罪侦查、公共安全视频监控和电子数据取证分析等人才智力优势、理论创新优势和调研咨询优势,坚持对策研究和基础研究相结合、服务决策和面向实战相结合、广泛借鉴与自主创新相结合,进一步提升学院智库服务公安工作的能力。
      五、“十三五”期间学院发展的重大项目
      (一)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建设好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将其打造成国际一流、全国领先的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理论体系,打造经济违法犯罪防控大数据情报平台,研发经济违法犯罪资金查控技术、视频信息监控技术和电子数据监控技术。形成一批有国际影响力的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理论科研成果,解决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实践中的难点问题,汇聚和培养一批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维护经济安全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二)公共安全产学研大学科技园建设
      充分利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公共安全相关企业的优势资源,结合我院在经侦技术和公共安全防范技术研究领域的研究力量,共同建设江西警察学院公共安全产学研大学科技园。
      (三)忠诚教育项目
      加强忠诚警魂教育,坚持政治建院、从严治院,以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首要政治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管理全过程,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学院重点课程建设,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快廉政忠诚馆建设,建立政治育警的标准与评价体系,构建忠诚教育体系,培养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人民卫士。
      (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健全学科专业体系、课程内容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优质化、特色化, 完善“三段制”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以警务化管理为抓手,注重人格培育和养成教育,加强警务能力培养,深入推进“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强化专业能力培养,培养面向公安政法系统、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五)重点特色专业建设
      建设好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努力培育发展治安专业和安全防范工程专业为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适应公安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整合现有非公安类专业,有计划地通过培训、进修等方式将非公安类专业教师转型为公安类专业教师,加大力度申办并开设网络安全与执法、公安管理学、公安情报学、警务指挥与战术等公安类本科专业。
      (六)院局合作与国际合作推进
      大力拓展院局合作、国际合作,探索开展境外警务培训合作,整合优质办学资源,提升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以培养高层次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在平安建设、法治建设、队伍建设各领域全面深化院局合作,建立学院与公安实战单位的协作机制,切实增强民警培训的针对性、实战性和前瞻性。同35所学科相近的国(境)外高水平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交流、学科共建、实验室或实训基地建设等实质性合作,鼓励师生通过交流合作提升专业和业务水平。进一步拓宽海外师生交流进修的渠道,建立学生赴海外国际化培养和教师赴海外讲学、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出国研修访问的长效机制。
      (七)江西省反恐训练基地建设
      我国反恐怖斗争进入更加严峻复杂、更加尖锐的“三期叠加”新阶段,暴恐活动由新疆等边远地区向国内蔓延渗透,暴恐案件数量、频次、规模、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都非常突出。为积极应对反恐维稳形势新特点、新变化,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着眼于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和人民警察警务实战能力素质的提高,积极争取省委省政府的立项支持,尽快建设江西省反恐训练基地,为全省公安民警教育训练和省部共建项目推进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八)生态校园与智慧校园建设
      充分利用校园自然生态环境,科学规划校园建设,切实搞好校园美化、绿化,整治环境卫生,建设生态校园。建设完善统一高效、先进稳定、安全可靠的校园信息系统和内部管理系统,推进教学环境(设备、教室等)、教学资源(图书、课件等)到教学活动(教、学、管理和服务等)的数字化,建设智慧校园。
      六、实现学院发展目标的对策措施
      (一)围绕本科合格评估,全面提升教科研管理
      1、推进教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要求为导向,探索并遵循公安高等教育规律,坚持以教学为主,坚持以全日制本科教育为主,科学分析评估指标体系及相关要求并加强日常教科研管理的规范,推进学院教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2、推进教科研管理的常态化、长效化
      建立健全学院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对照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和教学状态数据库的要求,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加强常态化管理,增强学院教科研的内驱动力,建立健全体现公安院校人才培养特点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教育教学督导制度,形成科学的教育培养质量和完善的教育质量反馈机制。健全完善教科研管理的规章制度,通过自我评估、系部教学评估、专业评估、课程评估、毕业设计工作评估、实习实训评估的评估体系建设,实现教科研管理的常态化、长效化。
      (二)突出办学特色,实施特色兴院工程
      1、重点建设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和全国经济犯罪侦查教育训练基地
      依托全国公安高等教育重点专业——经济犯罪侦查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服务公安实战为目标,在课程与专业建设中凝聚共识、培养团队,积累教科研成果,继续深化拓展省部共建协议, 夯实全国经济犯罪侦查教育训练基地建设。
      2、打造全国公安忠诚教育基地
      积极培育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忠诚教育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把忠诚教育基地建设为全国公安教育示范基地。忠诚教育基地建设集常规理论课堂教学、红色实践教学、合作交流三大功能为一体,建设廉政忠诚馆、忠诚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系统和网上忠诚教育展馆,打造忠诚教育学术交流研究基地。完善忠诚教育课程体系,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建设,推出革命传统教育实践教学,建设以忠诚教育为核心的红色校园文化。
      (三)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学院内涵建设
      1、抓好专业学科建设
      根据学科门类或一级学科科学归类,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布局,科学设置系部或学院,整合形成以法学学科为基础,工学、管理学为支撑,公安学、公安技术为重点,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加强公安学、公安技术两个一级学科建设,力争使其成为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强化公安学、公安技术二级学科专业体系与内涵建设,继续大力支持发展侦查学、治安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三个省级重点学科,培育发展院级重点学科。
      2、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根据江西省对公安专门人才和国内对社会公共安全产业人才的需求趋势,从学院本科生规模、生源状况出发,健全完善继续开展“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多元培养(个性化发展教育)”的“三段制”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适应公安工作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目标,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为契机,开展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综合素质教育,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和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3、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坚持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理论学习和技能培养相结合,大力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促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升。
      根据公安学和公安技术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的国家标准,结合学院教学和警务化管理的实际情况,完善公安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鼓励辅修专业或学位、辅修课程,推进和完善学分制、本科生导师制,提高学生转专业的自由度,支持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志趣自主选择学习和成长路径,提高专业培养的弹性与活力。
      4、提升科研水平,服务公安实战
      加强科学研究,加大科研投入,营造浓郁的研究氛围,鼓励教师潜心教学科研,提升科研实力,以教学促科研,以科研促教学,通过加强科研能力建设促进学科专业建设水平提升。发挥江西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江西警察学院公共安全研究中心)、江西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江西警察学院刑事科学技术应用实验室)、江西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江西省电子数据取证重点实验室)、江西省440工程经济犯罪侦查与防控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和学院研究中心等平台的作用,促进警学研合作,着力培育和建设以项目为纽带的科研创新团队,推动科研面向公安实战、服务公安实战。
      积极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授委员会的功能作用,创新科研管理和奖励分配方式,引导教师特别是中青年优秀教师潜心教学科研。改革完善科研考核评价机制,创新科研成果推广转化机制,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能力相结合,为学院整体发展提供动力和支撑。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实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鼓励和支持科研人员关注公安改革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开展研究。促进政产学研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行协同创新,推动跨界融合,创新组织模式,鼓励跨学科、跨领域、跨单位的合作研究,形成高素质、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团队。
      未来五年,争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35项;国家自然基金课题35项;省部级课题300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院级课题研究。[0]鼓励多出成果,出好成果,注重提升科研成果质量,争取更多高层次、高级别的科研奖项。力争国家级奖项12项;省部级奖项50项。在争取国家和省级财政拨款科研经费逐年增长的同时,改善科研基本条件, “十三五”期间学院拟投入科研经费2000万元。
      5、加强实验实训室建设,夯实教学科研实习基地
      坚持突出专业、贴近实战,着力培养学生警务实战能力,构建实验、实训、实习和实战有机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科学规划实验实训的顶层设计,统筹院、系两级实验平台的建设,提升实验室建设管理的能力水平。突出学科优势,合理调整布局,优化资源配置,鼓励共建共享,强化实验实训的科学管理和规范使用。坚持学科专业建设与实验实训教学基地建设相结合、教学科研办案相结合和实用性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根据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要求,建立健全以院级实验平台为核心、系级实验平台为支撑的全院实验实训体系。
      建设仿真实习系统管理工程,启动公安执法虚拟仿真实验室建设,五年内建成公安执法虚拟仿真实验室(包括公安刑事执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公安行政执法虚拟仿真实验项目以及围绕公安执法的公安技术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力争申报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室。开展学院重点实验室建设,五年内建成35个院级重点实验室,争取申报交通管理工程实验室和安全防范技术实验室为省级重点实验室,建成12个省部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12个国家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力争将电子数据取证重点实验室建成公安部级重点实验室。
      (四)加强队伍建设,推进人才强院
      1、科学配置人才资源,推动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修订完善学院“三定”方案,科学合理配置人才资源,严把进人关,学院正式编制主要用于优秀教学科研人才的引进,以绩效考核制度、专业技术职务分级聘任制度等考核激励制度为导向,引导人才合理流动。
      健全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坚持客观公正、注重实绩、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严格执行绩效考核,注重平时考核与年度期末考核相结合、领导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科学评判考核对象的德能勤绩廉。健全完善专业技术职务分级聘任制度,积极稳妥推进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聘任,严格岗位聘任考核,落实岗位聘任待遇,总结工作经验,吸收合理建议,引导教师专心从教、潜心科研。
      2、大力加强能力建设,提升教师素质水平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创新师资培养机制,鼓励教师通过攻读学位、研修访学多重方式提升素质水平,培育更多具有学术影响力的学科带头人和专家。积极发挥新型公安特色智库的独特优势,实施教师素质能力提升计划,培育一批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公安实战经验丰富的教学科研骨干,形成一支年龄层次合理、知识结构互补、职称分布均衡的创新型教学科研队伍。
      在经侦、刑侦、治安等领域,力争23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0人以上入选公安部专家库,34人入选江西省百千万人才,68位入选省级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00人以上进入江西省公安厅专家库。?在治安、刑事科学技术、安全防范等学科,每个专业培养12名高层次的学科带头人。
      3、完善人才双向交流机制,建设专兼结合教学科研团队
      进一步贯彻落实公安部《关于公安院校教师参加公安业务实践和选聘公安机关业务骨干到公安院校任教的暂行办法》,完善与公安实战部门的人才双向交流机制。
      继续执行《教师继续教育管理办法》,实行“双师型”教师合格证制,各专业(含专业基础)课“双师型”教师的比例要始终保持在70%以上。根据学院发展规划,每年选派810人挂职实践;每学期要安排510人到实战部门锻炼;专业教师每23年参加半年以上实践或调研。进一步完善驻校教官制,从公安实战部门选拔业务骨干到学院担任教官,提高实践性环节的教学质量,确保驻校教官和短期聘任教官每年保持在4050人。
      4、加大经费投入,改善教学科研条件
      加大经费投入,提高师资建设专项经费额度,五年内投入师资经费不少于1000万元,重点投向人才引进、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培养、学术交流访问等,重点投向公安专业师资建设,逐步改善工作环境条件,关心教师生活,稳定增长教师收入,让广大教师安心从教、潜心治学。
      (五)加强校园文化与警营文化建设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学院实际,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四个层面围绕学院发展战略和人才培养目标,优化校园文化环境,打造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不断满足广大师生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推动校园文化与警营文化建设融合,体现警察职业个性,反映高校人文底蕴,选好文化建设载体,丰富文化建设内涵,加大文化建设投入,每年投入100万元,全面提升学院文化实力。
      (六)进一步完善校园建设,优化办学条件
      1、健全完善校园基础设施建设
      依据校园总体规划,利用现有土地存量,拟争取政府投入、自筹建设资金12890万元,引入社会资金31000万元,建设警察训练基地、教职工之家、大学生活动中心、校园人工湖下游和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等。到2020年,学院总建筑面积达到25万平方米,满足容纳在校生5800人,年培训在职民警10000人次的教学和培训需要, 基本建成一个设计科学、结构合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标准较高,充分体现公安特色的生态型现代化校园。
      2、加强图书馆建设,提高服务能力水平
      进一步完善硬服务、创新软服务,开展用户满意度调查和服务效果评价,加强读者用户行为分析、科研成果分析,加快图书资料数字化建设,扩大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的辐射面,把全省公安民警纳入服务范围。大力增加政法类特别是公安类专业图书资料的种类和数量,使馆藏纸质图书在2020年达到90万册。五年内,学院计划投入1500万元用于图书资料与设备建设。
      3、加快推进学院信息化建设,建设智慧校园
      进一步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加强学院信息服务和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学院信息化建设的经费保障机制,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初步建成以提升师生信息化应用水平为目标的“智慧校园”。五年内计划投入4000万元用于信息化基础设施优化和信息化应用。优化信息化基础设施与环境,加快校园网络扁平化改造,推动校园网升级换代(整合网络架构、扩充出口带宽),推进无线网络建设的全覆盖。建设以用户为中心、以教学为核心、以资源为基础,集教学、科研、管理、后勤服务、校园安全于一体的综合信息化服务平台,推进无纸化办公,完善标准化教室(考场)系统、会议场所的多媒体视听功能和校园一卡通功能。以健全完善网络教学资源体系为支撑,构建支持学生自主学习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创新,开展全日制教育网络教学课程试点工作,逐步推广继续教育和民警培训网络化。建设高效运行、安全可靠、随需增长的统一数据中心和数据中心应用管理和监控平台,实现异地数据备份、关键应用与数据的应急灾备,健全完善集安全防御、安全监测和安全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安全体系,。
      (七)加快教育训练改革创新,推动民警培训转型升级
      1、拓宽培训范围规模,创新培训方式方法
      发挥全国经济犯罪侦查教育训练基地的独特优势和我省民警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在警衔晋升培训、初任培训、教官培训、警种专业培训和全国经侦业务培训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承办市县公安局主要领导首任培训、市县级公安领导能力素质专题培训、公安机关科所队长发展培训,拓宽培训范围,扩大培训规模,提升培训质量。加强同国(境)外警察培训机构和国内兄弟公安院校的交流沟通,推动学术交流、互派教官、课程开发等合作模式与长效机制建立,提高民警培训的国际化水平。不断完善“轮训轮值、战训合一”的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民警培训新模式,开展实况实景实战的现场模拟教学模式创新,推进菜单式选学、弹性教学。加强民警培训研究,进一步凝炼特色专题,加强民警心理训练、舆情引导、公共安全风险评估、应急预案、警务合成指挥等专题的教学与研究,以适应公安实战需求,全面提升民警培训质量和水平。五年内,每年培训人数达到10000人,努力实现培训规模与培训效益的双赢。
      2、以警务实战化为引领加强警务技战术训练
      积极推进警务实战化建设,进一步完善警务实战训练课程设置,加大院局合作和双向交流力度,推动基层送教和培训教官的实战锻炼,注重选拔驻校警务技战术教官,优化警务实战训练师资结构。完善主讲副讲制,充分发挥知名教授、高级教官和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加大年轻教师的培养力度,提升培训师资的整体能力水平。适时成立警务技战术训练和研究中心,积极开展警务技战术训练的研究和开发工作,促进我院民警警务技战术训练转型升级。
      3、推进民警培训信息化建设
      2017年之前,配合省公安厅建成集“学、练、考、管”为一体的公安民警教育训练网络学院,实现公安民警的远程培训和自主学习网络化,以此为契机加强培训信息化建设,真实记录民警学习过程,统计分析培训数据,客观评估培训效果,提供培训在线管理等,提升学院民警培训信息化水平。
      七、规划实施和监督保障
      建立科学的规划实施效果反馈系统,定期监测评估和跟踪检查规划实施过程、进度和预定目标的实现,发现问题,及时纠偏,提升规划的执行力,确保规划实现既定目标。规划要落实到年度工作计划和工作要点,严格实行期终考核,建立规划反馈机制和问责制度。
      (一)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
      贯彻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是学院各级领导和广大教职员工的重要职责。各单位、各部门要在学院统一领导下,按照“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部署和要求,对目标任务进行分解,明确责任分工。
      
      (二)提出实施方案,制定配套政策
      各单位、各部门要围绕“十三五”发展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项目、具体措施等,提出各单位、各部门实施的具体方案和措施,分阶段、分步骤组织实施。
      (三)加大资金筹措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积极争取国家财政和省财政支持,加大引进社会资金力度,充分挖掘办学潜力,通过人才培养和民警培训,增加教育收入。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实现学院建设发展经费使用的效益最大化。
      (四)广泛宣传动员,营造良好环境
      广泛宣传“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内容,动员全体师生关心支持学院的建设与发展,为“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和舆论氛围。


联系方式  |   版权声明  |   法律责任

(C) Copyright 2014. JiangXi Police Institute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西警察学院    赣ICP备11003145-1号    技术支持:江西维网软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