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警察学院

2012年教学质量报告

新闻来源: 发布日期:2015-09-29 16:29:13 浏览次数:

江西警察学院2012年教学质量报告

一、学校发展概况

江西警察学院是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院是由江西省人民政府领导,实行江西省教育厅和江西省公安厅共同管理、以江西省公安厅为主的管理体制。学院主要学科门类为法学(公安学类),兼顾工学、管理学、教育学、文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

   江西警察学院的前身是1951年创立的江西省公安学校,负责全省公安机关在职干部的轮训,校址设在南昌市系马桩;1958年改建为江西政法学院,为省属普通高校,副省长王卓超兼任院长和党委书记,校址迁到至南昌市文教路;1961年改为江西政法干部学校;1968年“文革”动乱,学校被迫停办;197210月省委决定恢复江西政法干部学校,由于原校址被其他单位占用,1973年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江西政法干部学校在南昌市青云谱岱山重建。19781月,批准成立江西省政法学校,与江西政法学校合署办学,1980年省人民政府决定同时挂江西省人民警察学校校牌。

19849月,省人民政府决定成立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归省公安厅和省教委领导,由省公安厅主管,校址设在南昌市青云谱路79号。1998年底,江西省人民警察学校停止招生;2007年经省教育厅批准,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UWE)合作办学,开始进行国际合作办学。

2010318,撤销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建制,在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江西警察学院,校址为南昌市兴湾大道1666号,位于南昌市风景名胜区梅岭脚下,毗邻红色史迹小平小道。校园占地2203.7亩,校舍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学院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政治建院、质量立院、人才强院、特色兴院、管理治院的办学理念。坚持学历教育与培训教育并重,公安专业教育与公安相关专业教育并重的发展思路,开设有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刑事科学技术、法学、信息安全、英语、安全防范工程、社会体育等9个本科专业,逐步扩大本科、缩小专科办学规模,立足江西、辐射周边省市,为公安政法系统和社会公共安全与信息安全领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5446人,教职员工总数为462人。到目前为止,学院有3门国家精品课程,3门公安部精品课程,13门省级精品课程,有多个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

2009年以来,学院教师在各级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85篇(其中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94篇);获得各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20(其中省部级奖23);立项课题172项(其中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共计84项);出版专著、主编(参编)教材143部,有1部教材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0多部教材评为21世纪公安高等教育系列教材,是全国公安院校本科规划教材编写牵头单位之一。《江西警察学院学报》连年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学院围绕国家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得到了中央财政的支持。

2009年学院被确定为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2011年公安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江西警察学院协议书,在学院建立全国经济犯罪侦查教育训练基地。同时,学院还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办学和对外交流活动,先后与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美国纽海文大学、澳大利亚迪肯大学、斯文本科技大学和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联合培养司法鉴定、信息安全、法学等专门人才。与省内外公安部门,相关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校局互动,校企互动协作关系。学院恢复学历教育以来,为省内外公安政法部门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培训学员5万余人(次),被誉为江西警官的摇篮,公安人才的基地。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数量及结构

学院坚持走人才强校之路,实施人才建设工程,加大师资引进和培养力度,逐步构建了一支总量规模适度、结构基本合理、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专兼职教师队伍。截至20121231日,学院有教师333人,校内兼职教师(管理岗位担任教学工作)58人。专任教师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44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133人,新教师100%参加了岗前资格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在现有院内兼职教师58人中,有副高级以上职称教师45人,占77.6%。学院有国家教学名师1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入选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才4人,省级学科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中青年骨干教师14人,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生导师7人。

(二)师资培养情况

坚持人才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方针,用好现有人才,引进紧缺人才,培养骨干人才,继续实行对博士等高层次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鼓励40岁以下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在职攻读博士学位,4位教师攻读博士学位。充分利用学校“三定”工作的有利时机,科学合理配置学校现有人力资源,加大同学校学科专业发展规划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强学院核心竞争力。认真实施《江西警察学院“十二五”人才发展规划》,根据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加大对博士、学科带头人等引进力度,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层次,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等高层次人才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引领示范作用并形成激励机制。大力推进师资队伍结构优化工程,重视青年教师培养,进一步优化和改善教师队伍的年龄、学历、职称及学缘结构。积极实施教师能力提升工程,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设立专项经费,加大奖励力度,鼓励教师到公安机关挂职锻炼、参加公安实践工作,改革教学科研评价制度,重视和激励教师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和教学科研办案三结合的能力,2012年,27名教师参加专业实践锻炼。。

加强对外交流,深化国内与国际办学合作。加强与国内政法、公安类本科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与湖南警察学院的互派教师任课,先后有十多人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武汉大学等院所做访问学者,组织教师参加师资发展培训10多种类型约162人次;30多位教师参加了实践锻炼;推荐10人次申报国内外访学,其中获批访学10人次;完成98名客座教师和28人次教官管理工作;制定了《江西警察学院驻校教官管理办法》和《驻校教官工作实施方案》,聘任了万长征等十名同志为我院相关专业课程驻校教官,组织了专兼职教师观摩驻校教官授课。2012年,我院2位教师获批为国外访问学者。

(三)校舍、设备和经费

学院占地面积1469126平方米(2200余亩),生均面积269.7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80814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101836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生均18.70平方米,学生宿舍规划为9个公寓组,建有宽敞明亮的45栋公寓楼。

学院现有教室100间(其中多媒体教室83间),座位数9024座(其中多媒体教室座位数8092座),教室建筑总面积34475平方米,教室生均面积6.14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553台,每千生105台,语音多媒体教室7间,座位数 448座,每千生语音室座位数82座,能满足各级各类学生需求。

学院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4581.09万元,生均仪器设备值8412元。学院建有痕迹检验实验室、刑事图像技术实验室、文件检验实验室、理化物证检验实验室、法医物证实验室、电子数据取证实验室、模拟犯罪现场勘察实训室、模拟审讯实训室、经济犯罪侦查实训室、心理测试室、治安陈列室、社区警务实训室、安全防范技术实验室、模拟法庭实训室、计算机专业实验室、信息安全专业实验室、射击馆、警体馆、特警五项训练场地、心理拓展训练场地等20个实验实训中心(室),其中刑事科学技术应用实验室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两项实验室平台建设项目被国家财政部批准为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项目,获得1400万元的资金资助。校内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49595平方米,生均面积9.11平方米。2012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41.33万元。

学院十分重视学生体育工作,体育设施完备。现有1个大型标准化塑胶田径跑道、总面积30300平方米的田径场, 19片篮球场、9片排球场、6片网球场等室外体育运动场所,室外体育活动场面积52520平方米,生均9.64平方米;风雨操场面积6467平方米,生均1.19平方米。学院运动场馆总面积65455平方米。

2012年学院四项教学经费总数为577万元,占学费收入比例的28%,比去年的27%有所增长。

(四)图书与信息资源

学院图书馆建筑面积21861平方米,生均面积4.01平方米;阅览室(含电子阅览室)座位1653席。图书馆现有纸质图书66万余册,生均120余册。中文报刊886种、外文警学期刊8种、台湾警学期刊1种。各类电子文献(折算)500余万册。数据库资源引进了CNKI学术期刊及博、硕士论文、会议论文、重要报纸库、超星读秀和电子图书、书生电子图书、海量电子图书、万方学术期刊及学位论文、智联考试库、人大复印资料、环球英语、维普期刊库、博看期刊库、北大法意库等18个数据库;有公安电子图书、公安法规库、外文警学期刊库等公安特色数据库;自建经侦、中国公安报刊全文库(CPIS)公安特色数据库。学院图书馆藏书紧密配合学院学科专业发展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馆藏图书中,公共基础类占12.7%,理工类占41.3%,经管文史类占35.5%。除学院图书馆资源外,系(部)建有资料室12个,有一定的专业资料;学院档案馆存有大量资料,随时可以为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党群工作服务。

三、教育教学建设和管理

我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本,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提升学院核心竞争力为第一要务,通过制定科学的专业规划,合理的培养方案,着力加强了我院学科专业建设;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教材建设,深化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进一步推进了课程建设;通过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促进了我院实践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规范管理,严肃教风、学风,大力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一)专业建设

在专业建设方面,学院在2012年完善了《江西警察学院重点专业管理办法》、《江西警察学院本科质量项目管理办法——专业建设标准》等文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原则,以法学学科为主,工学、文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为辅,多学科协调发展,形成以法学为基础,以侦查学、治安学等公安类专业为主体,以社会公共安全和信息安全专业为两翼的发展格局。到2012年止,学院规划的9个本科专业全部经教育部批准设置,本科专业稳步增加,专科招生专业逐步减少。2012年我院治安学本科专业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认定入选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开展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实用性和发展性,注重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和健全人格的塑造,培养面向公安政法系统、公共安全与信息安全等产业,知行合一,忠诚奉献、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探索,2012年学院下发了《关于制定2012年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意见》,决定从2012级本科起正式实施三段制人才培养方案,规定各本科专业总学分为160170学分(含集中实践教学环节24学分),课内教学总学时控制在2336学时以内,为学生自主学习、创新活动预留更大的支配空间;“三段”制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个性化教育三个阶段,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的学科基础课程学分各占30%左右、专业教育的专业方向课程学分占35%,个性化发展教育课程学分占5%。专业教育阶段学科基础课程中跨学科基础课程学分不少于学科基础课程学分的10%,通过奠定宽厚的基础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设立创新学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加强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鼓励学生利用第二课堂进行创新和研究活动,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文艺、体育竞赛,参与教师的课题研究或自主进行课外科技发明,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作品或论文等,创新学分可以充抵选修课的学分;个性化发展教育阶段课程有,公务员考试课程、司法考试课程、研究生考试课程、就业创业类培训、第二专业课程等,尊重并促进学生就业、升学等多样化发展。同时实践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达到教育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保证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计划的严格执行,实现本科专业人才“厚基础、宽专业、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

(二)课程体系改革和课堂教学

1.课程体系改革

学院三段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突出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从2012级本科生开始,学院于2012年下半年起首次开设了2个学分的各专业《大学学习导论》,由系主任或专业带头人教师授课,为学生了解专业、规划大学学习、掌握学习方法、完成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等起到启蒙和指导的作用。

完善以前的做法,今年学院仍在四年级第一个学期开设公务员(或公务员录警)考试、研究生考试、司法考试课程,以满足学生就业、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在毕业前的最后学期,继续对已录警公安专业本科生实施为期4周的岗前职业能力综合训练,针对学生从事的岗位工作,开设“基层民警岗前综合训练班”和“交通民警岗前综合训练班”,由校内专业骨干教师和公安基层业务骨干组织教学,实现与职业岗位的对接。学院重视精品课程建设,制定了《江西警察学院课程建设管理规定》、《江西警察学院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等文件。

2. 教材建设

学院修订了《江西警察学院教材管理细则与优秀教材评选办法》,优先选用规划教材、获奖优秀教材和近三年出版的教材,认真做好了教材选用、审批和发放工作,加大优秀教材的选用和教材建设工作,76%以上选用国家规划及重点教材,85%以上选用近三年出版的教材。为适应我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学院鼓励教师编写适合我院特点的教材,《治安部门管辖刑事案件侦查》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组织了警务实战系列教材编写,到目前为止已出版使用2本,申报编写13本。

3.教学技能与手段

学院鼓励教师采用先进的、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规范教学程序,提高教学技能。在去年组织教学标兵比赛的基础上,20124月组织了双语教学比赛,8月组织教师参加公安部举办的首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9月组织各教学系部主任示范教学课,12月组织全体教师教学技能达标赛,修订了《优秀多媒体课件评选办法》,2012年在第五届江西省高等院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比中,我院《群体性事件处置》课件获一等奖。

(三)实践教学

1.实践教学内容与体系

学院以应用性人才培养为目标,要求从基础、综合、创新三个层面,构建以实验教学为基础、应用技能训练为核心、毕业论文(设计)为重点、社会实践为强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学院制订了《江西警察学院实验实训工作部门职责和教学管理规定》、《江西警察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管理规定(试行)》、《江西警察学院学生毕业实习管理规定》等实践教学管理文件,规范了实践教学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了不同类型专业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明确了各专业的主要实践环节,设置了各专业集中实践环节的最低周数,制订了各实践课程的教学大纲,明确了实践教学的要求。

2.实践教学环节

学院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各专业能按教学计划的规定认真执行实践教学环节的相关要求,学生实践能力得到较大提高。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实践教学的指导,紧贴实战要求,2012年学院正式出台了《江西警察学院驻校教官管理办法》和教官工作实施方案。驻校教官是根据我院实践教学工作的需要,按照一定条件和程序,从公安机关实战部门选聘优秀业务骨干,以驻校的形式,承担教学训练任务的人民警察,是加强实践教学、强化警学研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种有益尝试。2012年学院聘请了首批驻校教官11人到校执教,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院一直坚持集中安排学生的毕业实习,近几年我院学生参加了上海世界博览会、广州亚运会、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安保实习工作,参加了省内城运会、中部博览会、红色旅游博览会、省运会等各项大型集会的安保工作。2012年,学院先后与深圳光明、盐田、福田、罗湖、坪山交警大队、惠州市公安分局惠城分局及蛇口保安服务公司签订实习协议书,750名毕业生分赴上述单位实习,其他毕业生在省内实习。截止目前,我院在省内外共建立35个实习基地。

3.实验室开放

学院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已制定了《江西警察学院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实验室除正常教学使用外,通过调整实验室开放的内容、时间和范围,正在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以期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四)突出教学中心地位

学院牢固确立育人是根本、质量是生命、教学是中心的办学理念。凡是涉及教学工作的重大问题都提交党委会、院长办公会研究。201210月党委会、院长办公会专题研究了本科教学问题。学院在研究总结的基础上,上、下两个学期各召开一次全院教师参加的教学工作大会。学院还修订了《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教师进修培训和社会实践管理办法》、《教师在职攻读硕(博)士研究生管理办法》等规定,根据“培养、引进、稳定、提高”的师资队伍建设方针,采取一系列措施,培养、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使学院教学科研队伍的学历、职称和学历结构得到了明显改善。选派教师到基层公安机关挂职锻炼,提高了学院教师的业务能力水平。选派教师赴美国纽黑文大学李昌钰法医研究中心进修。

2012年,院领导深入研究教学工作,党委书记余升淮教授首先提出在公安院校开设忠诚教育课程,并主编了教材,主持省级教改重点课题“新时期公安教育培训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院长程小白教授提出了在其主持的公安专科“二段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基础上(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开展“三段”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多次到思政部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改革。学院领导通过听课、与师生座谈、书记院长信箱等向师生了解教学情况,及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学院坚持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工作方针。管理部门以育人为根本,树立为教学服务、为师生服务的理念,努力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学院在年终行政教辅部门考核时,组织教师、学生代表各50名进行投票。

学院近年来在组织中央财政支持项目、省高校重点学科、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部省共建(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培训基地)、省高校本科教学工程项目的申报建设时,各部门鼎力合作,协同攻关,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一是优化专业设置,修订培养方案,科学的设置课程,二是将本专业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时编入教材和课堂教学内容,三是将行业当前国际和国内最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研究成果融入教学之中,四是积极推进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培养。

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学校实行课程教学设计制度,持续推行教学方法、考试方法改革以推动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一是推广导师制,二是推行教、学、练、战一体化,三是鼓励教师创新考试制度,期末考试期间本科生102110021092中队学生自愿申请 “无人监考”, 并签订《无人监考学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实行“无人监考,诚信考试”,倡导了良好的考风、学风。一、二年级本科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理论教学专题化、实践性教学比例增加到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实行讨论式教学,成绩考核突出学生能力培养,采取教学过程评价,取消期末笔试。

教学手段改革。开展教学手段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一是积极推进网络教学,建立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平台,计划推进建设视频公开课。二是合理借助多媒体技术开展辅助教学,充分利用传统课堂教学不能便利提供的视频、音频、图像、动画等技术,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扩大教学信息量。三是进一步建设好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以提高教学管理效率,内容包括:教务管理信息系统、学生选课及成绩管理系统、适应国际化学习的学生成绩及学籍管理系统等等。

警察职业学历教育部根据各专业的培养方案,把专业课程内容纳入“实情、实景、实警”的教学训练中,训练岗位人才所需的思维、程序、方法及具体办案能力。警察职业学历教育部、侦查系、刑事科学技术系教师与本学期担任课程教学与实训指导的驻校教官,开展了多种形式的集体备课活动,还组织学生到校外实训基地——南昌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支队进行生动的现场教学活动。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学校建立了不合格学生的淘汰机制。学校每学期都对达不到要求的学生发放《警示通知书》,试推跟班试读制度,做到过程管理,过程淘汰,有效督促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业。

四、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一)构建三级质量保障体系

为进一步完善学院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运行机制,强化教学管理,2012年开始构建院、系、队三级质量保障体系,具体做法是:

院长、分管教学的副院长、教务处人员、院督导为学院级,系主任、系副主任、教研室主任、系办公室主任、教学秘书、系督导为系部级,教务处和学生处聘请学生为信息员为中队级,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参与学院教学管理的主体作用。

学院修订了《江西警察学院教育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江西警察学院督导工作细则》、《江西警察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管理办法》《江西警察学院学生教学信息反馈信息员管理办法》、《江西警察学院教学质量评价办法》。学院利用教务管理系统形成了理论课、体育课、实验课等不同指标体系的学生网络评教,上、下学期各评一次,并及时向有关人员通报。同时开展对系部教学工作状态的评价,并对先进单位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后进单位予以批评和督促。

(二)教学检查

学校将教师课堂质量测评结果与年度考核、职称(职务)晋升与聘任、课题申报、绩效工资发放等方面挂钩,对测评结果为A级的年度教学优秀的教师,教务处予以公开表扬;同时建立了不合格教师退出机制,以体现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机制。2012年,教学督导针对全校教师共听课260多节次,完成对196名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全面测评工作,并对上一年度反映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进行指导,促进了教学质量改善。

(三) 教学管理

教学工作例会实干高效。学校建立了每月召开的教学工作会议制度,会议由分管教学的副院长主持,各系主任、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处长和图书馆馆长参加,通报情况,研究问题,布置工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我校历来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领导从战略高度出发,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打造了一批教学精英,探索了许多师资队伍建设成功的经验。

用激励机制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一是奖励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二是开展教学标兵评选活动,三是设置教学优秀奖,四是进行主任示范课和教师教学技能竞赛活动。

实施试讲制度。在保证教师准入门槛的前提下,大力开展新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训和提高。教学系部安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对那些即将走上讲台的新教师进行系统的教学设计指导、教学方法传授、教学文件起草等,院系全年对新上课和上新课的教师考核试讲15人次。

以教研、科研丰富本科教学内容。一是教师将自己的科研实践与所讲授内容有机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二是学生毕业设计和论文题目与科研项目挂钩,三是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主持或参与实际课题研究。

(四)专业认证(学位评估)

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原则,2012年学院成立了学士学位评估工作委员会,开展了新增学士学位授予单位和首批侦查学、经济犯罪侦查、治安学、法学本科专业学士学位评估的自评。邀请了院外专家进行了预评和指导,严格按照专业建设要求和专家意见,进一步完善教学条件,规范教学环节,为学院通过首次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奠定了基础。

五、教学特色与效果

(一)教学技能比赛

20124月至8月中旬,我院组织参加公安部首届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并获得较好成绩。教务处认真地进行学习、选拔、培训、模拟等参赛组织工作,在约100天的备赛工作中刊发了7期《百日战报》,经过在大连的惊心动魄的比赛,我院教师共获得二等奖1个,三等奖3 个,学生获得3个单项奖。赛后,我们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汇报了比赛成绩,反省了教学工作问题,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

开展全员教学技能达标赛。为进一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素养,提高教育教学能力,我院先安排12位系主任进行示范教学活动,然后开展了教师全员参与的教学技能达标赛(整个达标赛活动分4个学期完成),首批57名教师参加了2012年下半年的教学技能达标赛。本次比赛参赛教师随机抽签产生,按职称(高级、中初级)分组进行比赛,比赛程序分教案课件与现场教学两个环节。经过评审组认真评选,倪亚音等12名教师和警察战术教研部等3系部获奖,活动中,评审专家对参赛教师逐个进行指导和评议,活动后,有关系部还请获奖教师进行了示范。

(二)送教西部行

2012年6月,我院接受公安部政治部组织的“送教西部行”任务,前往陕西省公安系统“送教”。学院组建了师资力量雄厚的8人教官团(其中教授6人),教官团由副院长周忠伟(教授)担任团长。全体成员高度重视、积极准备,认真备课,以最佳状态完成了这项任务,展示了我院为实战部门服务的能力,受到当地公安机关和公安院校的好评。

(三)标志性教学成效

一年来学院教学取得了不少成绩。2012年2月 ,教务处被评为全省高等教育学籍学历管理工作先进集体,5月,思政部刘白杨老师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二等奖,9月,程小白教授的教学成果“《经济犯罪侦查》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荣获公安高等教育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0月,薛惠娟博士从事的《国外院校国际学生工作战略与策略的实证研究》获江西省第五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我院学生王雪等在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竞赛基本职业技能赛中分别荣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共八项,周忠伟教授等的参赛课件获第五届省高校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展评一等奖和三等奖共3个,11月曾龙等到同学在2012年“体彩杯”江西省青少年武术散打锦标赛(高校组)中荣获多个第一名和第二名并被江西省南昌市体育局授予武术散打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12月,治安学专业入选江西省普通本科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周忠伟教授主持的群体性事件处置课程入选为江西省普通本科高校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月 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案比赛中,吴娜等老师的教案获得一、二三等奖六项。

(四)毕业与就业

2012年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其中公务员录警率在50%以上,高居全省高校榜首。学院近年来连续评为全省高校的学生就业先进单位。

在学风建设上,学院采取多种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了《江西警察学院学生管理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对于规范学生行为,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

在2012年11月 司法考试中,我院法学专业(0941区队)44名学生报考司法考试,有19人顺利通过司法考试,考分达400分以上的有7人,通过率为43%,远远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10%)。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本科办学的理念有待进一步增强,思想观念、改革意识与本科教育的要求还有差距。

2、高水平的学科带头人、专业博士数量不足,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3、专业和办学特色有待凝炼,为行业和社会服务的能力还比较薄弱。

(二)改进措施

1、加强本科教育教学研究,规范管理,坚持内涵发展,夯实质量提升基础。

2、加大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制定人才激励和引进措施,优化师资结构,加强双师素质教师培养,促进教师能力发展。

3、以打造品牌专业为基础,以精品课程建设为载体,开放办学,协同创新,提高对行业和社会服务的贡献率。

我们将严格按照教育部关于加强本科教学工作的要求,查问题找差距,及时整改,发扬拓荒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开创本科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友情链接